今年双一流特色新学院大盘点,你想报吗?
医学院成为今年高校界的热门。
5月23日,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医学与健康研究院,医学与健康研究院是华东师大的二级学院,目标"高水平、小而精、国际化".研究院设立基础医学中心、临床医学中心、转化医学中心和公共健康中心,包含若干研究所及附属医院集群。
当日,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了"公共卫生安全新挑战下的医学教育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柯杨,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分别做主旨报告。
除了华东师大,国内的许多高校在向医学发力。
医学相关学院相继成立
2020年,新冠疫情的发生,让国内许多高校意识到成立了医学相关学院的重要性,今年新成立的医学有关学院名单上,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南开大学等一流大学赫然在列。
清华的清华-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的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南开大学的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这些新成立的学院聚焦于公共卫生领域。
1、2020部分高校成立的医学相关学院

"一流大学"中,大多数高校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医学院。因医学学科在科研项目、经费上的优势,国内各个层次的高校均希望能将医学院纳入自身的版图,不过方式有所不同,一些高校通过与医学院和医科大学进行合并、合作,一些进行自主筹建。此前,做过相关统计:
2、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医学部/院校情况汇总

双一流的"特色"学院
除了医学院,还有多所"双一流"成立了新学院,这些学院各具"特点"。
这些"双一流"包括北京邮电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哈工大(威海)、西工大(太仓校区)和长安大学,时间在4月和5月。
1、部分"双一流"近期成立的学院

2、"大海洋"品牌、核能战略和"运输黄埔"
2020年4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长安大学分别成立了海洋工程学院和运输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正在筹建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工大威海校区将原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和土木工程系合并成立新的海洋工程学院,院长表示:建设海洋工程一流学科,打造哈工大特色的"大海洋"品牌。
西北工业大学拟依托先进核能材料研究院,在太仓校区筹建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已进入人才招募阶段,以服务国家核能战略重大需求和实现军民用核能开发应用跨越式发展为宗旨。
长安大学的运输工程学院定位于成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创新型学院,原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致辞:打造更具影响力、更有贡献度的"运输黄埔",为交通强国出力,为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型学院奋斗。
3、通信领域、公共基础课和综合素质教育
2020年5月,北京邮电大学成立"北邮-华为学院",苏州大学成立"东吴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综合素质教育学院".
"北邮-华为学院"由北京邮电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建设,在北邮学生活动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学院聚焦移动通信、光通信和数据通信等核心领域。
苏州大学的东吴学院是直属公办二级学院,由大学外语、大学数学、大学计算机、大学物理、公共化学和公共体育等六个学系组成,面向全校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实施公共基础课教学。
西北农林的综合素质教育学院为全国首创,肩负教育、教学、研究、实践和部分管理的职责,下设心理教育、军事理论、创新创业、就业指导、艺术教育等五个教研室,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综合素质教育。
学院是大学重要组成的一部分,也是实力的一种体现。
医学院除了发展自身的实力外,对社会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中国高校发力医学,开创自身特色的学院、是实力也是担当的体现,相信这样的高校,一定会打造出有声誉的学院品牌。
转载自高考直通车